题雁宕外史遗墨

萟苑纷纷斗画工,模山范水声摩空。
包山劲点雨打篷,子畏丽彩辉丹枫。
金粉相誇智日聪,浑沦元气鲜发蒙。
日晖桥畔雁宕翁,毫端飒飒若有风。
精专三绝天籁通,性情淡荡谦以冲。
爱向江头听宾鸿,余曾立雪请个中。
指授津津论不穷,眼光激电辨异同。
自娱录物皆折衷,卧游倏忽归华嵩。
展斯绝笔心忡忡,锦囊什袭保始终,告我后来知所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雁宕外史"的画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淡泊的人生态度。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批评当时画坛的不良风气:画家们争奇斗艳,只追求表面技巧(斗画工),模仿山水(模山范水)却缺乏灵魂。虽然有人画雨打船篷很生动(包山劲点),有人用色艳丽如枫叶(子畏丽彩),但都过于注重外在形式(金粉相誇),缺少浑然天成的艺术真谛(浑沦元气)。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集中赞美雁宕外史:他住在日晖桥边,作画时笔下有风(毫端飒飒),精通诗书画三绝(精专三绝),为人谦虚平和(谦以冲)。喜欢在江边看大雁(听宾鸿),作者曾向他请教绘画(立雪请个中),他讲解时滔滔不绝(论不穷),眼光如闪电般敏锐(眼光激电),对艺术有独到见解(自娱录物皆折衷)。

第三部分(最后三句)表达怀念之情:如今看到他的遗作(展斯绝笔),作者心情沉重(心忡忡),决定好好珍藏(锦囊什袭),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这位值得崇敬的艺术家(告我后来知所崇)。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通过对比突出人物形象,先写浮躁的画坛,再写淡泊的雁宕外史
2. 用"毫端飒飒""眼光激电"等生动比喻让画家形象跃然纸上
3. 最后流露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体现了对真正艺术的尊重

全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返璞归真;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淡泊的品格。这种艺术观在今天依然值得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