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访山间小庵的旅程,充满宁静与哲思。
前四句是旅途见闻:诗人穿过城西,走过牛叫的田野,拐过小桥找到一座隐蔽的庵堂。深巷里鸟鸣与树影交织,溪水在阳光下蒸腾着雾气,用声音(牛叫、鸟啼、钟声)和光影(树暗、日暖、白烟)构建出幽静的山林画卷。
后四句抒发感悟:面对先贤遗迹,诗人感到人生短暂;每次来到佛门净地,世俗欲望就会消退。虽然贪恋打坐的宁静,但不得不离开,暮色中回望碧云,钟声悠悠——这个结尾特别妙,钟声既是真实声响,又像在提醒人们时光流逝。
全诗妙在"静中有动":表面写静谧山景,实际藏着诗人的心理活动(怀古之悲、离世之思、去留的矛盾)。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不得不回到尘世"的惆怅,就像我们周末去郊外放松后,面对周一上班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