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史馆回马上作

芸馆朝来赴史官,短驴蹩躠入东安。
霜凄偃瓦冰初壮,风射熏炉火亦寒。
青简滥持三寸管,白头差戴两梁冠。
敝庐旧与沧洲近,此去惟应把钓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史官清晨赶去上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职场感慨和归隐之思。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天刚亮,老人骑着瘦弱的小毛驴,摇摇晃晃进入东安门上班。屋顶的霜冻得像要刺穿瓦片,炉火被冷风吹得几乎没了热气。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寒冬清晨的艰辛,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后四句转入心理描写:老人自嘲拿着三寸毛笔(象征史官工作)不过是滥竽充数,戴着两梁官帽(象征官职)却已头发花白。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想起自家旧屋靠近水边,不如干脆辞职去钓鱼。这种从职场疲惫到向往田园的心理变化,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全诗妙在把普通上班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用"短驴蹩躠"这样活泼的动词让赶路形象跃然纸上,又用"火亦寒"这种矛盾修辞突出寒冷程度。结尾的钓鱼竿与开头的官帽形成强烈对比,道出了古今职场人共同的心声:在繁琐工作中,总有一刻会向往简单自由的生活。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