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聚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诗酒生活的热爱。
开头两句“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生动地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主人热情地劝酒,客人们嫌酒杯太小,喝得不够尽兴;而一些狂放的客人则催促诗人赶快写诗,觉得诗句来得太慢,不够及时。这两句通过“嫌杯浅”和“恨句迟”的对比,突出了宴会上宾主尽欢、急切表达情感的氛围。
后两句“此夜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必须用诗和酒来尽情享受,眼前的春色满园,花枝摇曳,正是这美好时光的最佳见证。诗人通过对“诗酒”和“春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酒乐趣的美好夜晚,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既有对宴会场景的生动刻画,也有对美好时光的深刻感悟,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