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粤山阻雨还集静虚堂

粤山雨积沉花坞,诗社云侵泛蚁樽。
草阁便寻杨子宅,竹筇偏到谢公墩。
瞻依八座天将近,俯瞰三城日未昏。
却笑俗尘门外客,静虚堂上友金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诗社朋友聚会的闲适场景,充满文人雅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前两句写景:粤山(广州的山)因连日雨水显得沉郁,花坞(种花的园子)被雨水浸泡;诗社的朋友们聚在一起,酒樽(酒杯)上飘着像蚂蚁一样细小的浮沫(形容米酒未滤清的状态)。这里用"云侵"形容酒面浮沫,既写实又带诗意。

中间四句写聚会活动:大家随意地寻找像隐士杨子(汉代隐士杨雄)那样的草屋居住,拄着竹杖探访像谢公墩(东晋谢安曾游玩的土丘)这样的名胜。抬头看天,云层低垂仿佛接近"八座"(代指高官);低头看城,三座城池在未黄昏时显得格外清晰。这些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点题:诗人笑看那些在世俗中奔忙的门外过客,而自己在静虚堂(聚会场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金昆,指兄弟般的朋友)相聚。通过对比,突出了文人小圈子的清高与自得。

全诗用平实的山水聚会场景,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文人理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知己在雨后天晴时漫步、饮酒、观景的闲适之乐,以及"笑看红尘"的洒脱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