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烧香曲》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房中的日常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诗的开头,“红窗十二扇明纱”,描绘了女子所在的房间,窗户上挂着红色的纱帘,显得温馨而朦胧。这样的环境暗示了女子的生活空间,充满了闺阁的气息。
“喜鹊催成两鬓鸦”,喜鹊的叫声让女子的两鬓微微发白,这里用“鸦”来形容头发的颜色,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女子的青春不再。喜鹊通常象征着吉祥,但在这里却与岁月的无情形成了对比。
“背影玲珑俱绝世,才情宛转总宜家”,这两句赞美了女子的美貌和才华。她的背影玲珑有致,绝世无双,而她的才情也是婉转动人,适合持家。这里既描绘了女子的外在美,也突出了她的内在修养。
“工诗惯削檀郎草”,女子擅长写诗,常常为心爱的男子削去诗稿中的瑕疵。这里的“檀郎”指的是女子心仪的男子,她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他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
“解语亲擎绣佛花”,女子善解人意,亲手绣制佛像前的花朵。这一句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和虔诚,她对佛的敬仰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手爇水沉香一缕”,女子手中点燃了一缕水沉香,香气的缭绕象征着她的思绪和情感。水沉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它的香气悠长,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与深沉。
“月轮心事镜年华”,最后一句将女子的心事比作月轮,映照在镜子中,象征着她的青春年华。月亮的圆缺变化暗示了女子的情感起伏,而镜子则反映了她的自我审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女子的美貌、才华、温柔和虔诚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透露出她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