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泛月至历阳访太守孙公素

中秋挐轻舟,西泛采石月。
初疑擢碎冰壶冰,又如飞度雪山雪。
若非身世出尘寰,底事清光透毫发。
袁宏谢尚久磨灭,含情欲就何人说。
历阳太守孙公素,竹冒寒霜松屈铁。
昔从赤县守仪真,再上天门请符节。
紫皇诏长鸡笼仙,惠浃春阳威凛冽。
开仓出粟赒民饥,夜户不扃无窃发。
咄哉此事安足论,斯人自养班夔卨。
且闻兵厨酝浓酒,桂子秋香月中有。
请君置我三百杯,我为君吟一千首。
垆锤七窍完混沌,能使颓龄遂长久。
饥横镆铘鲙鲸肉,渴引明河倾北斗。
凭谁为问陶渊明,胡为种菊仍栽柳。
岂如永夜无纤云,江光月色铺黄银。
唤取三千珠履客,陶然一饮情无垠。
刘项输赢亦安在,笑杀今宵月下之醉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月夜泛舟访友的浪漫场景,充满了奇幻想象和豪迈情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月夜奇幻漂流 开篇用"碎冰壶""雪山雪"比喻月光下的水面,仿佛置身仙境。诗人故意用"若非身世出尘寰"制造悬念——这么美的月光,难道我们成仙了?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让普通的中秋泛舟变得如梦似幻。

2. 太守的硬核人设 描写太守孙公素时用了很多反差萌的比喻:像竹子般耐寒霜,像松树般刚直。特别提到他开仓赈灾的政绩,但马上用"这事不值一提"打断,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太守淡泊名利的品格。最后用"能喝三百杯"的夸张描写,把严肃的官员形象瞬间变得鲜活可爱。

3. 醉眼看历史的哲思 结尾处突然跳出刘项(刘邦项羽)的历史典故,用"输赢算什么"的醉话消解了历史沉重感。最后"笑杀醉人"的收尾特别妙——在永恒的月光下,连楚汉争霸都显得渺小,还不如当下与朋友月下共饮来得真实。这种从个人小场景跳到历史大视角的写法,让诗有了更深的哲理意味。

全诗就像一个月光滤镜下的vlog:前半段是美到失真的自然风光,中间是朋友间的玩笑吐槽,最后突然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以及看透世事后的通透达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