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闲自在的文人生活场景,同时透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隐逸的向往。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宁静的画面:江边的小屋、歪斜的书架、焚香的童子、竹林里觅食的小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像一幅水墨画,传递出远离尘嚣的闲适感。特别是"焚香"和"寻竹"这两个动作,既展现了日常生活的雅致,又暗含了文人追求的高洁品格。
后四句转向抒情。作者说自己比古人还要懒散,根本不在乎现在的人际关系疏远。这里用自嘲的语气,其实是在表达对世俗应酬的排斥。最后两句最直白地道出心声:惭愧自己还在做官,不能像仙人那样骑着鲸鱼自由来去。"跨鲸鱼"这个浪漫的想象,生动体现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景物写闲情逸致,用幽默自嘲写严肃思考。作者把当官的束缚比作"不得跨鲸鱼",这个比喻既夸张又贴切,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既安于眼前的宁静,又向往更彻底的自由。这种真实的生活感触,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