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望九华山

溜水下江关,轻帆天际还。
望中云欲满,知是九华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舟远眺九华山的生动画面。

第一句"溜水下江关"用"溜水"形容江水流动的轻快顺畅,仿佛船儿正顺流而下轻松通过江关。这里通过水的动态暗示了舟行的轻快。

第二句"轻帆天际还"进一步用"轻帆"呼应上句的轻快感,船帆在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

第三四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望见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虽然云雾几乎要遮住整座山,但正是这若隐若现的云雾让他确认那就是著名的九华山。这里巧妙地用云雾的遮挡反而突出了山的特征,就像我们远远看见一个戴帽子的人,虽然帽子遮住了脸,但恰恰是这个特征让我们认出他是谁。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包含了三个递进的画面:顺流而下的轻舟、渐行渐远的帆影、云雾缭绕的仙山。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山的高大雄伟,而是通过舟行视角和云雾的衬托,让读者自己想象九华山的壮丽。这种含蓄的写法,就像给读者留白的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九华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