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严太史谒泰陵三首 其一

敬皇十八载,四海一何安。
鼎成弃万国,弓堕哭千官。
白日园陵閟,秋云松柏寒。
龙游万岁后,寂寞葬衣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对已故皇帝(泰陵主人)的悼念之作,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哀思与敬仰。

前四句写皇帝的功绩与离世:
"敬皇十八载"指皇帝在位18年,"四海一安"说天下太平。但"鼎成弃万国"用炊具冷却比喻皇帝突然离世,"弓堕哭千官"描绘百官如弓箭落地般悲痛跪哭的场景,生动表现了举国哀恸。

后四句转向陵墓景象:
"白日园陵閟"写陵园在白昼也显得幽暗,"秋云松柏寒"用秋云和松柏的寒意渲染肃穆氛围。最后两句"龙游万岁后,寂寞葬衣冠"最动人——"龙"指皇帝,"万岁后"是委婉说去世,而"寂寞葬衣冠"点明陵墓里埋葬的只是衣冠(代指遗体),暗含人死如灯灭的苍凉感。

全诗妙在:
1. 用"鼎""弓""龙"等意象替代直说,既庄重又形象
2. 通过"秋云寒""衣冠寂寞"等景物描写传递哀伤
3. 对比手法强烈——生前四海安定与死后万籁俱寂形成反差
4. "哭千官"到"葬衣冠"的叙事推进,完成从举国悲恸到个人生命终结的升华

本质上是用简练文字完成了一场庄严的告别仪式,既有对功业的肯定,也包含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