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日本传统贵族宴乐的场景,充满异域风情和视听冲击力。
前两句写场地布置:高高的绣花帷幕悬挂在上方,地面铺着红色毛毯。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官员("句当"是低级官吏,"大夫"是高级官员),展现等级分明的座次安排。
后两句聚焦音乐表演:乐师们用象牙拨片整齐地弹奏三味线(日本三弦乐器),"姑卢朱路"和"乌乌"都是模拟乐器声响的拟声词,让人仿佛听到时而清脆、时而低沉的乐音交织。最妙的是"复"字,暗示这些声音循环往复,形成独特的音乐韵律。
全诗像一场微型的舞台剧,通过"上悬/下铺"的空间对比,"左列/右排"的方位对称,以及"牙拨齐弹"的动态描写,让读者既看到华美的日式布景,又听到富有特色的三弦乐声。黄遵宪用汉字成功捕捉了东洋文化的韵味,展现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美感。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