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壬辰释褐同白阳毕公谒天官选公得云间李余得楚泽令一行作吏南北各天闻问遂蛩然矣乃公扬历中外骏声蔚起回翔南北周践台部盖吾榜中自眉也不佞蕙自谢铨务一卧二十余年姑从兵燹之后再成小草得侍公于南大司农部也日共朝
三朝元老大司徒,媲美贤哉汉大夫。
暂许毕公离左右,岂同贺监乞江湖。
礼城斗烛难埋剑,溟海渊深更媚珠。
圣主有恩客赐沐,久虚麟阁待君图。
暂许毕公离左右,岂同贺监乞江湖。
礼城斗烛难埋剑,溟海渊深更媚珠。
圣主有恩客赐沐,久虚麟阁待君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一位三朝元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三朝元老大司徒”,这是对一位历经三朝、地位显赫的官员的尊称。作者将他比作汉代的贤大夫,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誉。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与这位元老的关系。他说“暂许毕公离左右”,意思是自己曾经有幸在这位元老身边任职,但后来离开了。这里用“暂许”一词,暗示了这种机会的难得和珍贵。
然后,作者对比了自己与另一位官员的境遇。他说“岂同贺监乞江湖”,意思是自己不像那位贺监一样,能够自由地选择归隐江湖。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无奈和感慨。
接着,作者用“礼城斗烛难埋剑”来形容自己即便在和平年代也难以放弃仕途,而“溟海渊深更媚珠”则比喻这位元老的才华和品德如同深海中的明珠,更加珍贵。
最后,作者提到“圣主有恩客赐沐”,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而“久虚麟阁待君图”则暗示了这位元老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者对他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三朝元老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仕途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