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祠怀古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⑴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⑵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⑵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怀古的方式,歌颂了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郑延平)的忠勇事迹,同时暗含对时局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1. 前八句聚焦郑成功: - 用"群龙涸死"比喻明朝衰败,"鳄鱼生"暗指清朝崛起,描绘动荡时局。 - "两岛"指金门、厦门,说它们虽小如黑痣,却坚持尊奉明朝正统二十年。 - 称赞郑成功像"奇男"库库帖木儿(元朝名将)一样英勇,但更突出他"不事二主"的气节。
2. 后八句抒发感慨: - 用周瑜折戟的典故,暗喻抗清事业失败。 - "北向称兵"指郑成功北伐失败,"东来辟国"说他退守台湾。 - 结尾以南京孝陵(明太祖陵墓)荒芜的景象,表达对明朝灭亡的哀痛。
全诗亮点: - 善用对比:群龙vs鳄鱼、奇男vs延平,突出郑成功的特殊价值 - 典故活用:把历史人物(周瑜、库库帖木儿)与当下对照 - 画面感强:用"沉沙断戟""秋草荒烟"等意象营造悲壮氛围
核心思想:通过追忆郑成功坚守民族气节的事迹,既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也隐含着对当时(作者所处时代)局势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