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政老见赠

君于取予无乃廉,笔端自许能摧坚。
摧坚不是老僧事,贾用不售将谁还。
却收神观反初视,先种熟耨终有年。
早知游息造溟漠,不为耳目辞嚣喧。
新诗投我苦褒拂,岂但一读头风痊。
方今冠履尚错总,不到巨浸非长川。
奸穷否极会一返,快扫丑类论亿千。
乾清坤夷龙妥帖,与师访远同留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赠诗的回应,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头四句用比喻手法,说友人("君")为人清廉正直,文笔犀利能攻克难题。但作者自谦说这种"攻坚"的事不适合自己这样的"老僧",就像卖不出去的货物终究要退还一样。

2. 中间部分转向人生思考。"收神观"指回归本心,"种熟耨"比喻踏实耕耘终有收获。作者表示早知道应该追求精神自由("溟漠"指广阔天地),不该为世俗喧嚣所困。这里用"耳目辞嚣喧"形象地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的意思。

3. 接着感谢友人的赠诗,说新诗不仅治好了他的头痛病("头风痊"是夸张说法),更给予精神慰藉。

4. 最后转向社会现实,用"冠履错总"比喻社会秩序混乱,"巨浸长川"暗指大动荡。但作者乐观认为物极必反("奸穷否极会一返"),期待扫除丑恶、天下太平("乾清坤夷"指天地清平)。最后表示愿与友人一同远游,寄托了超脱世俗的愿望。

全诗展现了作者面对友人赠诗时的谦逊态度,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混乱时局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比喻(如卖货、种地),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易懂。最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期待,又体现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