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

帐中馀泣尚沾巾,上马星驰数骑尘。
如大王言空斩将,从渔父问讵知津。
荒城尚窜惊弦兽,大泽常多失道人。
见说英灵且来往,深楸月黑走青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惨烈战争后的悲凉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英雄末路的苍凉感。

开篇用"帐中馀泣尚沾巾"展现军营中哭泣的士兵,泪水还没擦干就要"上马星驰"继续赶路,暗示战事紧急。接着用项羽的典故("如大王言空斩将")说即便像项羽这样的猛将,最终也难逃失败;用渔夫指路的典故("从渔父问讵知津")表达迷失方向的困境。

中间两联用"惊弦兽"(被弓弦声吓跑的野兽)和"失道人"(迷路的旅人)的意象,描绘战后荒城的恐怖氛围。最后用"英灵来往"和"青燐"(鬼火)的意象,将全诗推向高潮:英雄虽死,但他们的灵魂仍在月夜下的坟场徘徊,鬼火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未了的心愿。

全诗通过军营、荒城、坟场三个场景的转换,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泪水、马蹄、野兽、鬼火等)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画面感染力。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