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 其四

冥搜兴未已,夕阳忽西下。
湖光展轻縠,霞彩纷相射。
伫望既忘疲,盘石更可藉。
良会既巳逢,好景复堪诧。
迫暝乃言旋,主人固相迓。
儿童喜奔走,空庭期卜夜。
鲜脍荐盈□,芳醴酌深斝。
留宾意何穷,客子重致谢。
泛月吾欲归,扁舟乞相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乡村访友之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间温情的交融。

前六句写黄昏美景:诗人与友人兴致勃勃探访山林,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湖面泛起丝绸般的波纹,晚霞绚烂多彩。他们沉醉其中,甚至忘记疲惫,干脆坐在石头上继续欣赏。这里用"轻縠"(薄纱)比喻湖光,把霞光比作互相追逐的彩带,画面生动唯美。

中间六句写主客欢聚:天色渐暗准备返程时,热情的主人执意挽留。孩子们欢快地跑前跑后张罗,主人在庭院摆开夜宴。桌上摆满鲜美的鱼脍,酒杯里斟满芬芳的美酒。"卜夜"这个细节特别温馨,暗示主人早就有留客过夜的打算。

最后四句写月夜归程:虽然主人盛情难却,但诗人还是想乘着月色归去。结尾"扁舟乞相借"的请求,既表现了诗人的率真,又给这次访友画上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句号——一叶小舟荡漾在月光粼粼的湖面上,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从白天的山水之乐,到傍晚的农家欢宴,再到月夜泛舟,每个场景都洋溢着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美好。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性而行的雅趣——兴之所至便驻足赏景,主人留客就开怀畅饮,尽兴后又乘月而归,处处流露着古人生活中那份难得的洒脱与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