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尧夫知陈州

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
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
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
白头但祝公归早,南陌或陂并短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尧夫的朋友,祝贺他被任命为陈州知州(地方官)。全诗用温暖真挚的语言,赞美了尧夫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离任的不舍和对他未来工作的祝福。

前四句夸赞尧夫的为人:
1. "亮节金坚气玉温":说他品格像金子一样坚定,气质像玉一样温和,是个内外兼修的正人君子。
2. "入登廊庙出藩垣":无论在朝廷(廊庙)还是地方(藩垣)为官都很出色。
3. "谈经议政"两句:说他学问深厚能折服学者,议政时像德高望重的长者般令人信服。

中间四句具体写他的政绩:
1. "恩恤疲羸蠲重赋":体恤百姓辛苦,减免繁重赋税。
2. "礼加耆耄屈常尊":尊重老人,甚至为他们降低身份(比如主动行礼)。
这两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他爱民如子、谦逊有礼的为官之道。

最后两句流露深情:
1. "白头但祝公归早":虽然头发已白(可能指作者自己年纪大了),仍盼着尧夫早日归来。
2. "南陌或陂并短辕":想象将来一起乘着小车(短辕),在城南小路(南陌)或山坡(陂)悠闲同游。
这里用质朴的生活画面,表达了朋友间超越官职的真挚情谊。

诗歌亮点
- 用"金玉"比喻品德,既显高贵又不失温度
- 通过"减免赋税""尊敬老人"等细节,让清官形象真实可感
- 结尾的"乘车同游"设想,把离别的惆怅转化为温暖的期待

全诗就像一封情真意切的手写信,既有对朋友能力的骄傲,对他离任的不舍,更有对他造福一方的信心,读来令人感动。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