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病肺秋深雾雨伤,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
〈十月为阳月。
〉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时节,诗人看到菊花未开的遗憾,同时借景抒发自己病中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秋天雾雨多,诗人肺病怕热,喜欢旧衣薄被的清凉。本该开放的菊花还没绽放(金粟指桂花,这里比喻菊花),酿好的桂花酒也白白放着(鹅儿黄形容酒色)。这里用"空自黄"暗示等待的落空。

中间两句说理:草木知道今年闰月(季节推迟),风霜渐近但太阳还在(农历十月又称阳月)。这里用自然规律解释菊花迟开的现象,也暗喻人生困境终会过去。

最后两句用典:听说维摩诘(佛教居士)生病时,文殊菩萨去探望,两人论道十分精彩。但诗人想学他们谈禅时,却忘了要说什么。这里幽默地自嘲病中思绪混乱,也透露出超然的心态。

全诗把病中观察、自然规律和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菊花未开的小事,写出对生命节奏的坦然接受,最后用幽默化解病痛烦恼,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豁达智慧。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