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四

云根仙馆驻凫飞,倚阁遐观笏拄颐。
但赏春山多胜事,不知桃李被恩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官员下乡劝农时的闲适画面,充满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民生关怀的暗喻。

前两句"云根仙馆驻凫飞,倚阁遐观笏拄颐"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场景:官员在云雾缭绕的馆舍停留("云根仙馆"),野鸭飞过("凫飞"),他悠闲地倚着楼阁远望,甚至把上朝用的笏板(古代官员记事用的手板)当成了支撑下巴的拐杖。这个细节既展现了官员的放松状态,又暗示了他平日勤于公务的形象。

后两句"但赏春山多胜事,不知桃李被恩私"是点睛之笔:表面写官员只顾欣赏春山美景("胜事"指美好事物),没注意到桃李树已悄悄结出果实。深层含义是说,官员看似在游山玩水,实则他的劝农政策("恩私"指恩惠)已如春风化雨般惠及百姓,就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里用桃李结果暗喻惠民政策初见成效,体现了中国古代"为政不言而民自化"的政治理想。

全诗巧妙地将官员下乡劝农的公务活动,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春日山水画,通过"桃李被恩私"的意象,含蓄赞美了润物无声的德政。语言清新自然,既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将政治理想融入田园诗歌的独特审美。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