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在吐槽诗歌创作风气的变化,同时表达对传统诗歌的怀念。
开头说唐朝人写诗很讲究,先构思好"聊"(大概指诗句的韵味或结构),一句诗能流传好几年。但后来的人写诗就像洪水决堤一样泛滥,质量直线下降,就像去年干涸的河道找不到洄流(比喻失去诗歌的韵味)。
接着用商鞅变法的典故,说后来的诗歌改革就像商鞅废除井田制一样,破坏了传统诗歌的规矩和章法。现在的诗人写诗都像发疯似的乱喊乱叫("号颠"),直到看到秦张功甫编的这本诗集才眼前一亮。
诗人说自己还没读完就激动不已,借回家亲手抄写收藏。最后把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期待唐诗的风雅传统能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重新回来。
全诗用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
- 洪水决堤比喻创作泛滥
- 干涸的河道比喻失去韵味
- 商鞅变法比喻破坏传统
- 疯子号叫比喻劣质诗歌
核心思想是批评当时诗歌创作质量下降,呼吁回归唐诗传统。语言直白有力,就算不懂典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好诗的珍视和对乱写诗的不满。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