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花

叶落不随群,花开亦趁春。
初包莲蕊白,半折粟文皴。
蜂蝶遥相笑,儿童冷不亲。
华丹君勿责,劲直在吾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棕花》通过描写棕树花的特点,展现了一种独立坚韧的品格。

前两句写棕花与众不同:树叶凋落时不随大流,花开时也选在春天(棕树的花期确实在春季)。这里用“不随群”“趁春”暗示棕花有自己的节奏,不盲目跟风。

三四句具体描绘花的形态:初开时像未绽放的莲花一样洁白,半开时花瓣微微卷曲,纹路像粟米壳一样皱皱的。这两句观察细腻,用常见的“莲蕊”“粟文”作比,让读者能直观想象棕花的样子。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写外界对棕花的态度:蜂蝶远远地嘲笑它(可能因棕花不艳丽),孩子们也因它不够可爱而不亲近。这里暗指棕花虽不被世俗欣赏,却依然保持自我。

最后两句是棕花的“自白”:别怪我不够鲜艳华美(“华丹”指艳丽的花朵),因为我骨子里有的是刚劲正直。诗人借棕花之口,表达了对内在气节的推崇——无需迎合外界,坚守本真才是可贵之处。

全诗看似咏物,实则托物言志。棕花象征那些不媚俗、有原则的人,传递了“宁可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的价值观。语言朴实,但比喻生动,结尾的“劲直在吾身”尤其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