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臣写给皇帝的辞职信,但皇帝不批准,还派使者催他继续工作。诗中表达了复杂的心情:
1. 开头用"圣主隆恩"夸皇帝像春雨一样仁慈,派使者(星使)带着圣旨来挽留他。这里用"雨露""天关"这些美好比喻,既表达对皇帝的尊敬,也暗示皇恩浩荡难以拒绝。
2. 接着自比"犬马",说自己像老狗病马一样不中用了,但国家有困难(可能指战乱或危机),还是不敢推辞。这种自我贬低的说法是古代官员常用套路,既示弱又表忠心。
3. 用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龚遂是汉代能臣,把混乱的渤海郡治理得很好;谢安是东晋名相,本想隐居东山却被迫出山。诗人说自己既没龚遂的才能,又像谢安一样无法推脱,充满无奈。
4. 最后谦虚地说:收复中原(可能指抗金)的大业我不敢想,但愿意替皇帝镇守边疆(百蛮指少数民族地区)。这话既表明自己能力有限,又表态愿意尽绵薄之力,在推辞中带着责任担当。
全诗表面是推辞,实则通过谦虚自责、引用典故、表态尽忠等方式,既给皇帝面子,又暗示自己确实年老力衰。古代官员辞职往往这样委婉,既不能真摆烂,又要让皇帝感受到自己的难处。诗中"自嗟""敢避""何敢"等词层层递进,把不得不接任务的矛盾心理写得生动感人。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