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守赴邕管

吾闻广南东十州,诸蛮错处如蚍蜉。
东州之蛮富珠贝,西州有马供群驺。
一从陇右失刍牧,万里山蹊来作足。
部分驿使视行厩,路远疲农输食粟。
边头给估不敢悭,内地供亿好坏得閒。
匹马中人五家产,岁入不足充军颁。
天子择侯严五管,横山之雄视方面。
大贤不合著炎方,一马直应劳远算。
往时此地惊智高,四海俶扰如抑搔。
要荒易动古所畏,况复立制争锥刀。
年来马质乱三物,廊庙谋深匹夫忽。
达官喜事失拊循,机矢銛矛变仓猝。
远利安蛮福及人,公行公行南中春。
一篇駉颂谁能写,足用爱民功到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边疆治理的难题,以及一位叫任守的官员被派往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时的复杂心情。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

1. 边疆困境
开头说广东广西一带住着很多少数民族("诸蛮"),像蚂蚁一样分散。西边产马但养马成本高——从甘肃(陇右)运草料要跑万里山路,农民交的粮食都不够喂马。一匹马的价值顶五户中产家庭年收入,国家财政压力很大。

2. 用人智慧
皇帝派任守这样的能人去管边疆("五管"指岭南五大军区),因为这种炎热边陲("炎方")需要既有威严又能长远规划的人。提到历史上智高叛乱(北宋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说明边疆容易生乱。

3. 治理难题
批评某些官员要么太死板("乱三物"指违反养马规则),要么太激进("喜事"指瞎折腾),导致矛盾激化。用"机矢銛矛变仓猝"比喻政策像突然射出的箭矛一样引发冲突。

4. 殷切嘱托
最后叮嘱任守:治理边疆要兼顾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远利安蛮福及人")。用《诗经·駉颂》(周王赞美养马人的诗)作比,暗示养马看似小事,实则是爱民工程——马养好了,既能保边疆,又能减轻百姓负担。

核心魅力
把枯燥的官员调任写得惊心动魄,用养马小事折射治国大道理。就像今天说"要致富先修路",古人认为"要安定先养马",通过边疆物资管理问题,展现官员如何在国家利益与民生间找平衡。最后用春天南行的画面冲淡沉重感,显得忧国忧民却不失希望。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