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岭行
葛岭相君之故居,昔年甲第临通衢。钱横花间甃作径,锦铺泉底流为渠。
后庭三千倾城姝,歌舞绝世冰肌肤。麒麟银裳龙绡裾,佩以文螺木难珠。
相君出拥万虎士,各操斗戟左右趋。剑履上殿帝赐坐,驼蹄七宝分御厨。
望尘拜者颂元老,伊尹周公所不如。岂知一旦事瓦裂,锒铛铁锁载以驴。
我偶过此访废址,狐兔纵横草焦枯。琨台瑶砌不复见,已有野人来种蔬。
却怪当时凿隧道,挟诈出入潜如狙。大臣一身佩天下,版墙复壁何谬欤。
山童从我一壶酒,回首落日悲欷歔。摩挲仆碑共踞坐,尚是御赐淩烟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权贵从巅峰到衰败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世无常。
前半段描绘权贵当年的奢华生活:住在杭州葛岭的豪宅里,用钱币铺花园小路,锦缎装饰泉水渠。家里养着三千美女,穿着麒麟图案的银裳龙绡裙,戴着珍贵珠宝。出门时上万人护卫,皇帝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还能吃到御厨特供的驼蹄等珍馐。拍马屁的人把他捧得比古代名臣伊尹、周公还高。
后半段急转直下:突然某天他被抓,戴着铁锁链用驴车押走。诗人路过时这里已成废墟,野草枯黄,狐狸野兔乱窜,只剩农民在种菜。最讽刺的是发现当年权贵偷偷挖的地道——这个号称"肩负天下"的大臣,居然在自家修暗道搞阴谋。最后诗人坐在残碑旁喝酒,看着夕阳感叹,发现这残碑竟是皇帝当年赐的表彰功勋的淩烟阁画像碑。
全诗通过豪宅变菜地、表彰碑成坐凳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一个道理:靠弄权得来的富贵,终会像泡沫一样破灭。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如挖地道),最终都成了打脸的证据。最后落日中的叹息,既是感慨这个权贵的结局,也是对所有追权逐利者的警示。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