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莫愁乐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现代解析

这首《莫愁乐》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痴情女子等待心上人的故事,充满民歌的质朴和深情。

前两句"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像镜头切换:女子住在石城脚下,而情郎来到石城游玩。一个"游"字暗示男子可能只是路过,为下文埋下伏笔。

后两句笔锋一转:"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自从情郎离开石城,女子就长久地站在城头守望。这里"长在"二字特别动人,既表示时间之长,也暗示站立之久的姿态,把女子望眼欲穿的痴情凝固成一个永恒的剪影。

全诗妙在三个"石城"的重复使用,像回旋的旋律,让这座城成为爱情的见证。没有直接写思念,却通过"站在城头"这个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执着。语言虽然简单,但情感浓度极高,就像用最朴素的食材熬出最浓的汤,这正是民歌的魅力所在。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