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署中除夕

碧纱笼定腊灯圆,今夕乡心倍悄然。
洛下高堂千里梦,江干遗业一方天。
余寒历过尝新暖,迟日将来胜小年。
检点辛盘同守岁,甘泉风味少烹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在醴泉署(可能是作者工作的地方)过年的感受,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新年的期待。

前两句写眼前场景:碧纱灯笼照着圆圆的腊烛,本该热闹的除夕夜,却因为远离家乡而倍感孤独。"悄然"二字特别传神,写出了那种表面平静、内心翻涌的乡愁。

中间四句是思念与期待的交织:想到千里之外洛阳家中的父母(高堂指父母),又想到江边老家留下的产业。虽然现在还在经历寒冬,但已经能感受到新春的暖意;虽然春天来得迟,但即将到来的日子比小年(腊月二十三)更让人期待。这里用"余寒"和"新暖"的对比,暗示苦尽甘来的心情。

最后两句写过年习俗:和大家一起准备五辛盘(古代春节吃的五种辛辣蔬菜,寓意迎新),守着年夜。但可惜这里没有家乡鲜美的鱼肴(烹鲜),略带遗憾。通过这个细节,更突出了身在异乡过年的特殊感受。

全诗妙在把传统节日的喜庆和游子的乡愁自然融合,既有"灯笼""守岁"的热闹,又有"千里梦""少烹鲜"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情感表达——没有大哭大闹想家,而是通过准备年货、感受气温变化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细腻的思乡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