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国新安县(时丁亥九月望也)

昔年今日渡松关(西域阴山有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一作千里雪。),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深秋时节路过西域新安县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壮美与苍凉。

前四句通过今昔对比展开:去年此时经过松关(西域阴山的重要关口),还记得车马在崎岖山路艰难前行的场景。如今眼前是西域特有的奇景——白色的瀚海(可能指盐碱地或沙漠)像千层浪花翻涌,天山下狂风呼啸,把整片山林都染成了枫叶般的红色。这里用"潮喷""风吼"等动态描写,让静止的边塞风景充满力量感。

后四句聚焦节气特征:霜降时节的空气格外清爽,但这里的月亮比中秋时还要寒冷一倍。最后两句突然转入感慨:回头看看这三年就像一场梦,而此刻不知不觉已抵达新安。这种时空跳跃的写法,既突出了边塞行军的时间模糊感,又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淡淡惆怅。

全诗最妙的是冷暖色调的碰撞:浪花的白、枫林的红、月色的寒,构成视觉与体感的双重冲击。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行路难""一倍寒""如一梦"等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戍边旅途的艰辛与人生漂泊的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