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草堂桂花

可是如来蜜印身,宝珠璎珞散来频。
微尘世界花同碎,匝地天香品自真。
斫树何人留月窟,折枝无路问秋旻。
故携红烛端详处,一夕西窗最怆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桂的唯美画面,同时暗含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联"如来蜜印身""宝珠璎珞"用佛家意象形容桂花——金黄的桂花像佛祖身上的装饰,纷纷飘落时仿佛天女散花。这里把普通桂花写得神圣华美。

第二联"微尘世界"说桂花虽小却香透天地,暗喻平凡事物也能成就伟大。就像桂花碎落满地时,反而让整个世界都浸在真切的芬芳中。

第三联突然转折:诗人追问"谁砍了月宫桂树?""折下花枝却无处问天",借用吴刚伐桂的神话,表达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痛心,以及面对命运无常的迷茫。

最后在烛光下凝视残花的场景最动人。西窗夜话本是温馨意象,但这里"最怆神"三字道破天机——原来赏桂的雅趣背后,藏着诗人对逝去美好的哀伤。就像我们看着美丽却短暂的事物时,那种甜蜜又心酸的感觉。

全诗妙在将桂花飘落的过程,写成了一场从神圣到破碎的视觉盛宴,最后落在人间真切的惆怅上。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珍视却留不住的时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