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连岑四合,缀游人细小,层图深处。
手握芳萝浑似旧,应羡禽归初暮。
叶阅阶黄,涛随足响,壁射飞来雨。
征袍天末,片云占尽今古。
乱树漫拥颓桥,曾游梦里,翻悔人间路。
分取剑书无一至,潭影添霜几缕。
自老红枫,空生露草,断石终无语。
斜阳栖涧,碎光流下烟渚。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秋日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用"连岑四合"勾勒出群山环抱的封闭感,游人如细小的点缀,暗示人在大自然中的微不足道。"手握芳萝"这个动作细节很生动,握着藤蔓就像握着旧时光,看着归巢的飞鸟,流露出对简单自然的向往。

中间部分用"叶黄"、"足响"、"飞雨"等意象,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征袍天末"突然将视野拉远,一片云就能占尽古今,这种时空的跳跃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

下半阕情绪转为怅惘。"乱树拥桥"的颓败景象与梦中旧游形成对比,后悔走入尘世纷扰。"剑书不至"暗示壮志未酬,潭中倒影已添白发,流露出岁月蹉跎的无奈。红枫自老、露草空生、断石无语,这些拟人化的描写,都在诉说生命终将归于寂静的自然规律。

结尾的斜阳碎光流过烟渚,画面凄美而富有动感。全词就像一部慢镜头电影,从入山、观景到感怀,最后定格在流动的光影中,留下悠长的余韵。作者将对自然的敬畏、对往事的追忆、对时光的感伤,都融化在这幅秋山暮色图中,让读者在美景中体会到深沉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