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牛,实际上借牛喻人,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图:老牛傍晚悠闲地嚼着干草,在微风中休息。虽然它在田里干了一天的活,但并不需要表现得多么勇猛。这里用牛的踏实勤劳,暗喻普通百姓的质朴生活。
后两句突然转向历史典故:作者提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字文叔)当年在新野起兵的故事。这里用"吾君痛迫"的强烈措辞,暗示当前统治者应该效仿刘秀体恤民情、重振朝纲的做法。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的耕牛形象,自然过渡到重大历史话题
2. 通过对比牛的"微劳"与君王的"大业",突出"民生是立国之本"的思想
3. 借古讽今,委婉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改革期望
这种写法既保持了诗歌的含蓄美,又传递了深刻的政治见解,展现了古代文人"以物言志"的典型创作手法。
陈长方
(1108—1148)宋福州长乐人,字齐之。人称唯室先生。陈侁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为江阴军学教授,寓吴中,师从王蘋,隐居乡里,闭户研究经史,以教学者。其学主直指以开人心,使学者归于自得。有《步里客谈》、《尚书传》、《春秋传》、《礼记传》、《两汉论》、《唐论》、《唯室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