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留村吴公招同茹琼山子苍张惠来时公刘将军季翼新安王我占山阴娄子恩同里屈翁山奉陪京卿紫阁张公集石公离六堂即席次张公韵送之入都四首 其四
蒙吏浮樽瓠,江都著玉杯。
虽非今日事,亦使老怀开。
幂地童儿舞,谈天上客才。
只愁高会歇,驿路隔红梅。
虽非今日事,亦使老怀开。
幂地童儿舞,谈天上客才。
只愁高会歇,驿路隔红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欢乐场景,以及聚会后对友人离别的淡淡愁绪。
前四句用两个历史典故开场:庄子(蒙吏)曾用葫芦当酒器,汉代江都王用玉杯饮酒。诗人说虽然这些都不是当下的事,但想起这些典故依然让人心情舒畅。这里暗示着这场聚会同样充满雅趣。
中间两句生动描写聚会场景:地上有孩童欢快跳舞(幂地指地面),席间有才华横溢的宾客畅谈天下事。"上客才"既赞美宾客,也烘托出聚会的高雅氛围。
最后两句转折:诗人担忧这样美好的聚会终将结束,想到友人即将踏上通往京城(驿路)的旅途,沿途盛开的红梅反而成了阻隔的象征。"隔红梅"这个意象很巧妙,用美丽的景物反衬离别之愁,让整首诗在热闹中透出一丝惆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先给几个历史镜头做铺垫,然后切换到热闹的聚会现场,最后镜头拉远,定格在梅花掩映的驿路。通过今昔对比和乐景写哀的手法,把文人聚会的雅致和离别的含蓄伤感都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