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幽静小院中的闲适时光,充满生活情趣和文人雅致。
前两句写景:薄云像轻纱一样缠绕着弯曲的栏杆,稍坐片刻就感受到深幽的意境。这里用"扶"字把云写得像会照顾人的侍女,栏杆也显得生动起来。
中间四句写独处之乐:自斟自饮时无人对谈,就敲着桌子作诗抒发心情。这里"敲诗"的细节特别有趣,把诗人推敲诗句时下意识的小动作都写活了。接着写竹叶沙沙声像在草席上流动,鸟鸣声在花荫里此起彼伏,用"流"和"惹"两个动词,把声音写得像看得见的实物一样活泼。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门外招呼书童打扫,原来是有客人月下弹琴来访。这个结尾很妙,看似要结束独处时光,实则用琴声把幽静的意境延续到月夜,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一组生活短视频:从午后云影到月夜琴声,把独处的清欢与待客的雅趣自然衔接。最打动人的是那些小细节——敲桌作诗、听竹声鸟语,都是我们生活中也会做的闲事,但诗人用新鲜比喻写得格外有味道。
徐寿仁
徐寿仁,字子由,号菊坡叟,莆田(今属福建)人。师仁弟。尝应进士试不第,遂束书游四方。梁克家、王十朋等皆有咏赞。年八十馀卒。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