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宁静的山水画卷,用最简练的文字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力。
前一句"云生古木千章秀"像电影特写镜头:云雾从苍劲的古树间升腾,那些树干上斑驳的纹路("千章")在云气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岁月沉淀的美。这里用"生"字特别巧妙,让云雾仿佛有了生命,正在古树间自然生长流动。
后一句"山抱晴川一掌平"突然拉开成全景镜头:连绵群山像张开双臂般环抱着阳光下的河川,而平坦的河滩在群山衬托下,小得像手掌般精致。这个"抱"字用得极好,把静止的山水写出了温情,而"一掌平"的比喻既显豁达又透着可爱。
全诗28个字就完成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切换,既有云雾的动态美,又有山川的静态美。最难得的是,诗人用"秀"和"平"两个通俗字眼,就道出了自然界的两种极致状态——古木在云雾中挺拔的俊秀,河川在群山间舒展的平和。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读者瞬间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个画面。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