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红焰坠。为解别离垂泪。
一晌思量多少意。月明人不寐。
豆蔻梢头年岁。拟似花枝无异。
静比湘兰幽比桂。相看浑欲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少女在月夜思念心上人的细腻情感,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传递出青春独有的甜蜜与忧伤。

上片以"蜡烛滴泪"起笔很巧妙——红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油,就像少女为离别流的眼泪。夜深人静时("月明人不寐"),她控制不住地反复回想与爱人相处的点点滴滴,越想越睡不着。这里把无形的思念比作有形的烛泪,让人立刻能感受到那种止不住的思念。

下片用三种花来比喻少女的特质:先说"豆蔻"点明她十三四岁的妙龄(古人用豆蔻形容少女),接着用"湘兰"和"桂花"两个意象——兰花代表文静的气质,桂花象征暗香浮动的含蓄美。最后"相看浑欲醉"这个细节特别动人:当两人对视时,少女害羞得仿佛喝醉般脸红心跳,把初恋时那种甜蜜的眩晕感写得活灵活现。

全词就像用月光、烛火、花香调制的一杯青春特饮,既有"为爱失眠"的小烦恼,又有"花开正好"的小确幸,读来能闻到淡淡的少女体香,看到月光下泛红的脸颊。作者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通过蜡烛、豆蔻这些日常事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少女怀春时那种又甜又涩的微妙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