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蝉

五月微阴始,鸣蝉高树幽。
倚风偏送晓,迎露欲先秋。
孤管清兼浊,幺弦断复留。
年华自当尔,羁客浪多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蝉鸣的景象,并借景抒发了游子漂泊的愁绪。

前四句写景:五月初夏的阴凉天气里,蝉在高高的树上幽幽鸣叫。它们迎着晨风在黎明时分鸣唱,身上的露水仿佛提前带来了秋意。这里用"微阴""高树幽"营造出静谧氛围,"迎露欲先秋"则巧妙用露水暗示季节转换。

后四句抒情:蝉鸣声像孤独的管乐,时而清亮时而低沉;又像断断续续的琴弦声。诗人感叹蝉的生命周期本该如此("年华自当尔"),却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平添许多愁绪。这里用音乐比喻蝉鸣很新颖,"孤管""幺弦"的意象既写声音特点,又暗含孤独感。

全诗妙在:
1. 通过"微阴""露"等细节精准捕捉初夏特征
2. 用音乐比喻蝉鸣,把听觉感受写得生动可感
3. 结尾自然转折,把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慨联系起来
4. "浪多愁"的"浪"字用得巧妙,既指无缘无故的愁绪,又暗含"漂泊"之意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愁苦,而是通过描写蝉的生命状态,让读者感受到:连遵循自然规律鸣叫的蝉都能触动游子心绪,可见漂泊之苦已深入骨髓。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抒胸臆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