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文人雅士独自弹琴赏月的场景,充满了清幽淡雅的意境。
前两句"寂历夜斋清,文琴膝上横"直接勾勒出画面:安静的夜晚,书房里清幽雅致,文人把古琴横放在膝上。这里的"寂历"不是指寂寞,而是形容环境特别安静。
中间四句是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四山忽觉响"写琴声在山间回荡,"孤月十分明"用月亮衬托环境的清幽。后两句说这琴声洗净了听惯俗乐(筝琶)的耳朵,让人沉浸在山水之乐中。这里用"筝琶"代表热闹的音乐,与高雅的古琴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虎头不自写,付与石田生"最有意思: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不画这个场景,却让明代画家沈周(号石田)来画。这是诗人用幽默的方式夸赞沈周画技高超,连古代名家都甘拜下风。
全诗妙在把琴声、月光、山水融为一体,用简单常见的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用历史人物作比,既赞美了画作,又增添了趣味性。读这首诗,就像看到一幅水墨画在眼前缓缓展开,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远离喧嚣、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