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
山中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近百岁老僧的视角,讲述了几十年来边疆战乱和社会变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道人心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位住在山中的老僧,他虽然年纪很大,但依然保持着礼貌。他喜欢和人聊天,一聊就是一整天,让人忘记烦恼。他常常拄着拐杖站在山前,望着远方。
老僧见证了数十年的世事变迁,他清楚地记得那些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很多人都没能活着回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生活一直很艰难,经历了各种战乱和灾荒。虽然山川依旧,但活着的人却很少了,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让人感到害怕。
现在战火终于渐渐平息,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时间一去不复返,想起往事让人悲伤落泪。老僧一直住在这深山里,只有白云陪伴着他孤独的生活。
相比之下,京城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们,依然过着奢华的生活。官场上的事情难以预料,人心险恶,到处都是陷阱。还不如像这位老僧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谨慎处世,远离是非。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僧的简朴生活和世俗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