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用前韵

十里平沙到渡头,溪山合向画图收。
老僧赴供袈裟古,醉叟行歌䆉稏秋。
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
龙泉不斸元无恨,莫放神光上斗牛。

现代解析

《野渡用前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先,诗的开头“十里平沙到渡头”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渡口景象,平坦的沙地延伸到渡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溪山合向画图收”将溪流和山峦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自然景色被收入画中,展现了自然的壮美。

诗中出现的“老僧赴供袈裟古”和“醉叟行歌䆉稏秋”分别描绘了老僧和醉叟的形象。老僧穿着古老的袈裟,前往供奉,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而醉叟在秋天里边走边唱,带着几分酒后的豪放与惬意。这两个形象对比鲜明,展现了不同人物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

“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断岸上烟雾弥漫,笼罩着耕种的草地,孤村中细雨送走了垂钓的舟船。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恬淡。

最后两句“龙泉不斸元无恨,莫放神光上斗牛”则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龙泉剑不轻易出鞘,意味着不必轻易动怒或争斗;而“莫放神光上斗牛”则暗示不要让自己的光芒过于耀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读来令人感到平和与满足。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