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送别的伤感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情感力量。
前两句"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勾勒出送别的场景:在春意盎然的江边,诗人满怀愁绪地送别友人,江边的香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用"春江"和"蕙草"的美好反衬离别的哀愁,形成强烈对比。
后两句"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更进一层:诗人借酒消愁却更添愁绪,醉到说不出话来,此时远方的山峦笼罩在迷蒙细雨中。这个"雨"既是实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泪水,把离别的不舍渲染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 1. 用春日美景反衬离愁 2. "醉不能语"的细节生动展现深情 3. 结尾的"雨"巧妙双关,余韵悠长 4. 短短20字就完成了从场景到情感的完整表达
这种用简单意象传递复杂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