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短暂而朦胧的春梦,以及梦醒后的怅惘之情。
上片用"花明雾暗"的迷离景象开篇,暗示这场梦境似真似幻。梦里春光如屏风般展开,却又短暂得抓不住痕迹。月光渐渐消退,晨灯亮起,催促着梦境离去,只留下半床余温,仿佛想留住些什么。这里用"空留住"三字,透露出徒劳的无奈。
下片直抒胸臆,道出梦中柔情蜜意带来的千般愁绪。鸡鸣声响起,让人想起离别时走过的东城路。"行云""行雨"用巫山神女的典故,暗指梦中欢会。最后望着曾经相会的阳台,却不知梦中人去了何方,留下无限怅惘。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梦境与现实交织:余温未散的衾被、催人醒来的鸡鸣、望而不得的阳台,这些具体物象让飘渺的梦境变得真实可感。而"空留住""愁千缕""人何处"等词,又让这份真实瞬间化为泡影,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生动展现了梦醒时分那种抓不住的失落感。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