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乙酉扈从恭纪七首 其二
转漕资重臣,使院驻天仗(驻跸漕臣公署)。
进献一不受,市肆真无妨。
信宿经甓社,牙樯送春涨。
迎銮走旄倪,竹西行在望。
綵棚飞翚同,灯船游龙状。
稍探初地胜(驾幸天宁寺),旋进閒园榜。
迢迢茱萸湾,离宫赫有伉。
高旻(寺名)钟鱼清,别殿花木畅。
皇情得愉悦,圣制写幽旷。
露台美汉文,琼花诮隋炀(御制诗中语)。
煌煌日星垂,允媲南薰唱。
宣示及从官,恤民帝所尚。
微臣病良已,趋侍才却杖。
爰代吴民请,敬设虎阜帐。
前路即金山,澄江插碧嶂。
进献一不受,市肆真无妨。
信宿经甓社,牙樯送春涨。
迎銮走旄倪,竹西行在望。
綵棚飞翚同,灯船游龙状。
稍探初地胜(驾幸天宁寺),旋进閒园榜。
迢迢茱萸湾,离宫赫有伉。
高旻(寺名)钟鱼清,别殿花木畅。
皇情得愉悦,圣制写幽旷。
露台美汉文,琼花诮隋炀(御制诗中语)。
煌煌日星垂,允媲南薰唱。
宣示及从官,恤民帝所尚。
微臣病良已,趋侍才却杖。
爰代吴民请,敬设虎阜帐。
前路即金山,澄江插碧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官员记录康熙皇帝南巡时的场景,展现了皇帝亲民、节俭的形象,以及江南百姓的热情迎接。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巡画卷。
开头写皇帝南巡的物资运输由重臣负责,但皇帝并不接受地方进献的礼物,避免扰民,市集依旧热闹,体现康熙体恤百姓的作风。接着描写船队经过甓社湖,百姓扶老携幼迎接圣驾,扬州城(竹西)的彩棚、灯船装饰华丽,烘托出喜庆氛围。
随后写皇帝游览天宁寺和茱萸湾行宫,寺庙钟声清幽,行宫花木繁茂,皇帝心情愉悦,写下赞美诗篇。诗中特意提到康熙在诗中自比汉文帝(节俭贤明),批评隋炀帝(奢靡误国),凸显其明君形象。
最后写作者作为随行官员,病愈后重新履职,代江南百姓请求皇帝游览虎丘(苏州名胜),并预告下一站将到金山(镇江景点),以长江两岸的青山作结,暗含对皇帝巡游的赞美。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进献一不受"等细节展现康熙的节俭
2. 通过彩棚、灯船等场景描写烘托盛世气象
3. 巧妙引用皇帝诗句("露台美汉文"等)来颂扬其德行
4. 结尾处自然过渡到下一行程,体现南巡的连贯性
这种纪实性诗作既有历史价值,又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当时官民同乐的祥和气氛,以及皇帝与百姓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