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居

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

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

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

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间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亲友离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中寿祇百年,三万六千日”,指出人的寿命最多不过百年,相当于三万六千天。这句话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飞逝。接着,“逝者已如斯,因知来者疾”进一步强调,过去的日子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日子也会很快到来,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

然后,诗人用“一朝同蟪蛄,春秋更莫必”来比喻人生的短暂。蟪蛄是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人生如同蟪蛄一样短暂,无法预测未来。接下来,“亲朋谁后彫,屈指十去七”表达了对亲友离世的悲伤。诗人感慨,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已经渐渐离世,只剩下少数人还在身边。

“出门寡所欢,兀尔闭虚室”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他出门时发现很少有人陪伴,只能独自回到空荡荡的家中。这种孤独感让他更加怀念过去,于是“怀哉诵先民,世殊而揆一”,诗人开始怀念先辈,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生的道理是相通的。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行即不能然,心实与之昵”,虽然自己在行动上无法做到像先辈那样,但内心却与他们的精神紧密相连。而“无始观我生,萧然泯劳逸”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他觉得,无论忙碌还是闲适,最终都会归于平淡,人生的意义或许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亲友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理解生命的本质,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