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剑文觅曹雪芹墓不得(1963年)

被两百年隔古今,乱风吹草杳人琴。
悼红轩在知何似,脂砚斋堪共此心。
短命奇才骨黄土,长篇大著字千金。
西郊道有曹君墓,日落榛荒不可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1963年寻找曹雪芹墓地却未能如愿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深切怀念和遗憾。

开头两句用"两百年"点明时间跨度之大,说狂风吹过荒草,再也找不到当年痕迹,暗喻曹雪芹早已离世,连他弹过的琴(代指生前痕迹)都消失了。中间四句巧妙运用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的书斋名"悼红轩"和批注者脂砚斋,说虽然不知道书斋现在什么样,但后人通过脂砚斋的批注能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心境。用"短命奇才"与"长篇大著"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他生命短暂却留下不朽杰作。

最后两句直接写寻墓经历:虽然听说北京西郊有曹雪芹墓,但在夕阳下面对杂乱的荒草丛,终究无法找到具体位置。这种"近在咫尺却不可得"的怅惘,恰恰强化了对这位文学大师的追思之情。

全诗用寻墓不得的经历作引子,实际是表达对曹雪芹的敬仰。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隔着时空的遗憾感——我们读着他的传世之作,却连向他致敬的具体地点都找不到,这种遗憾反而让作品显得更加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