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用夸张手法说"灰尘堆积能成高山,一捧水也能汇成大海",暗喻平凡小事长期坚持也能成就大事业。接着用对比指出:富贵荣华可能随时消失("有时乖"),但内心追求("希夷"指道家追求的自然境界)却永不改变。
中间四句转入神话想象:仙人手持红色符节从崆峒山降临,霓虹衣裳闪闪发光。这里用仙人的永恒美好,反衬人世的无常。
最后两句点名主题:古代著名的"竹林七贤"(魏晋时期七位文人雅士),如今六人已无处可寻。通过这个典故,诗人告诉我们:再风流的人物终将消逝,唯有精神追求能超越时间。
全诗精髓在于:用灰尘聚山、水汇成海的比喻,说明坚持的力量;用仙人永恒与凡人短暂的对比,突出精神追求的可贵;最后用历史名人消亡的事实,点明人生真谛不在富贵名利,而在坚守内心。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既有劝诫意味,又充满超脱的智慧。
黄山隐
生卒年不详。道士。懿宗咸通以前在世。曾至鄂州,谒观察使皇甫大夫,自称贤士,傲然向竹吟诗。皇甫以名利试之,乃立脱道服,以青衿相见,礼度甚恭。生平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