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十年后重访云栖禅院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前两句"十载重参竹屋镫,栖间心诺了无凭"说的是:十年后再次来到这间竹屋禅房,发现当年在这里许下的心愿承诺,如今都已烟消云散。"竹屋镫"点出简朴的修行环境,"了无凭"三字道尽人生承诺的脆弱,透露出淡淡的失落感。
后两句"明朝又踏江声去,苦忆南廊打睡僧"写的是:明天又要踏上旅途,听着江水声离开,此刻特别怀念当年在南廊打瞌睡的僧人。这里"江声"暗示漂泊,"打睡僧"这个生动细节,既表现僧人的随性自在,也反衬出自己奔波劳碌的处境。
全诗通过"十年"时间跨度、"重访"的空间转换,展现了人生无常的感悟。没有华丽辞藻,只是用"竹屋""江声""打睡僧"这些朴素意象,就勾勒出一个中年人对修行初心与现实生活的思考。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简单生活的怀念,以及在奔波中对内心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