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三四雪

霰集三秋后,花飞十月初。
更添两度白,并作一年书。
稻疃齐生耳,麰田烂弗锄。
寒敲君子竹,压折怕林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十月初四一场罕见早雪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力量与人间生活的碰撞。

前四句用"霰"(雪粒)和"花"(雪花)的比喻,形象描写了深秋时节突降大雪的奇观。"更添两度白"暗示这场雪格外大,"一年书"则把这场雪比作大自然写给人间的年度报告,充满诗意想象。

中间两句转向农田景象:稻田里谷穗像耳朵般耷拉着,麦田(麰田)因积雪无法耕作。这里通过"生耳""烂弗锄"等拟人化描写,既表现积雪厚重,也暗含农人面对天灾的无奈。

最后两句最富意境:积雪压弯了象征高洁的竹林,诗人用"怕林疏"三字道出对竹子可能折断的怜惜。这里"君子竹"不仅是写景,更寄托了文人品格,雪压竹枝的画面隐喻着人生困境中对气节的坚守。

全诗妙在将寻常雪景写出了层次感——既有"稻疃""麰田"的民生视角,又有"君子竹"的精神寄托,在记录自然现象的同时,完成了从具象到意象的升华。特别是结尾处对竹林的担忧,让整首诗的格调从单纯写景跃升为富有哲思的抒情,展现了传统文人"物我交融"的审美情趣。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