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遇韩绪仲先生暨赵裕子驿馆夜谈

彤庭分玉节,次第出京华。
未远瞻天地,俱停访汉槎。
月寒逾散彩,雪薄不成花。
且莫谈桑梓,王程路尚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驿站偶遇友人、深夜畅谈的场景,充满旅途中的温情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彤庭分玉节,次第出京华"像电影开场:官员们手持红色符节(出差凭证),陆续离开京城。这里用"彤庭"(红色宫殿)和"玉节"(精美符节)暗示大家都是有身份的公务人员。

三四句"未远瞻天地,俱停访汉槎"很巧妙:大家刚离开京城不远,就在驿站停下相聚。"汉槎"借用汉代张骞乘木筏探索银河的典故,把普通驿站比作仙境相逢之地,给平凡的相遇增添了浪漫色彩。

五六句"月寒逾散彩,雪薄不成花"是绝妙的环境描写:清冷的月光反而显得更加明亮,薄雪积不起来像未开的花。这两句用简练笔墨勾勒出冬夜清幽的意境,寒而不凄,反而有种纯净的美。

最后两句"且莫谈桑梓,王程路尚赊"最有人情味:大家默契地不提家乡(桑梓),因为公务旅程(王程)还很漫长。这种克制中透着思念,展现出古代官员身不由己的漂泊感,容易引发现代职场人"出差想家"的共鸣。

全诗妙在将公务旅行的寻常场景写得风雅动人:符节、驿站、寒月、薄雪这些普通元素,经诗人组合后既呈现水墨画般的冬夜图景,又透露出"人在旅途"的复杂心境。特别是结尾那种"想家却不说破"的含蓄,让人感受到古人深沉而克制的情感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