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二

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
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杜甫白居易白居易杜牧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集句而成,巧妙拼接了四位唐代诗人的名句,形成新的意境。全诗通过四个画面传递出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对比:

1. 首句"回首扶桑铜柱标"借用杜甫诗句,用铜柱(汉代边塞标志)暗指边境战事,营造苍凉的战争背景。

2. 第二句突然转到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香艳场景,用"芙蓉帐暖"的奢华生活与战乱形成刺眼对比,暗示统治者醉生梦死。

3. 第三句再引白居易,通过寒食节(扫墓日)的哭声,展现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

4. 末句用杜牧"折戟沉沙"的意象,既点明战争痕迹犹在,又暗含对历史教训的思考——那些折断的兵器铁锈未消,暗示人们却已忘记血的教训。

全诗最妙处在于:看似不相干的四句诗,经组合后产生了1+1>2的效果。前两句是"朱门酒肉臭",后两句是"路有冻死骨",用蒙太奇手法让奢靡与苦难同框,形成强烈批判。最后以未销的铁戟收尾,像一声沉重的叹息,提醒人们历史在不断重演。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