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壬申)

三衢山历尽,桥影跨通波。
十室居城少,千家负郭多。
启颜津市酒,随意榜人歌。
且免书驴券,邮签次第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三衢山历尽,桥影跨通波"像电影开场镜头:旅人翻越重重山峦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拱桥横跨波光粼粼的河道,桥影在水中摇曳。这里用"跨"字让静止的桥有了动态美。

中间四句展现水乡独特的生活场景:城里住户稀少,反倒是城郊临水处聚集着千家万户("十室居城少,千家负郭多")。码头集市上,人们喝着酒露出笑容("启颜津市酒"),船夫们随意哼唱着歌谣("随意榜人歌")。这些细节捕捉了水乡人傍水而居、以舟代步的生活特色。

最后两句流露诗人轻松心境:不用像古人那样为毛驴写买卖契约("书驴券"的典故),只需跟着驿站的路标("邮签")悠闲前行。这种"走到哪算哪"的洒脱,与前面描绘的闲适水乡氛围完美呼应。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桥影、酒肆、船歌等生活片段,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舟楫往来的江南水乡,感受到诗人旅途中的惬意心情。最妙的是结尾的幽默自比,让整首诗在烟火气中透着文人特有的雅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