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南铺不寐

草舍摧颓早戒更,旅人静夜倍凄清。
沉沉戍鼓楼头动,宛宛参旗天半横。
短𡏝一空鸡绝唱,败槽百啮马多声。
十年梦想公车路,支枕连宵白发生(荒驿情事,身亲其境者能言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驿站中失眠的夜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传递出旅人孤独疲惫的心境。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环境:破旧的草屋让人早早惊醒,寂静的夜晚让漂泊者倍感凄凉。这里用"摧颓"形容房屋破败,"戒更"暗示天没亮就醒来,立刻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声音构建画面:远处城楼沉闷的鼓声,天上参星像旗帜般斜挂("宛宛"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驿站里没有鸡鸣报晓,只有老马啃食破槽的声响。这些细节选择很巧妙——鼓声和马嚼槽声都是单调重复的,更衬托出长夜难熬。

最后两句突然跳出眼前景象:想到自己十年赶考的奔波,整夜辗转反侧间白发又多了几根。这里"公车"指科举应试,"支枕"是靠着枕头的意思,把失眠的焦虑和功名路上的辛酸浓缩在枕头与白发这两个具象里。

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真实感。不用夸张的悲叹,只是如实记录破屋、鼓声、马嚼槽这些平凡细节,却让每个有过旅途经历的人都能共鸣。特别是把失眠时的时间流逝感,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出来,比直接说"夜很长"更有感染力。结尾的功名感慨也显得自然,因为前六句已经铺垫足了疲惫压抑的情绪基础。

0